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位于青島高新區,背依嶗山,南臨黃海,風景秀麗.學校建于1925年,1953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重點學校,目前,學校占地264畝,共有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600余人。
青島第二中學作為有著八十五年歷史的名校,海的浸潤與山的意蘊,成就了學校的“山海文化”,即以“仁●智”為核心、以“仁愛寬厚、靈動智慧”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學校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校園文化,學校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為核心,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確立了“深化素質教育、優化教育資源、凸顯辦學特色、創建國際名校”的辦學目標和“造就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育人目標,大力推進“成功園丁模式”、“創新教育模式”、“學生自主發展模式”和“開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開放自主”的辦學特色。
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素質,扎實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鍛造、自創社團、自主學習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學生素質發展目標,明確了二中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特色素質。
學校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優秀的科學品質.學校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扎實推行新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重視加強校本課程建設,積極開設選修課和研究性學習,共開設學校課程達100余門;奧林匹克競賽成績顯著,曾奪得兩枚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兩枚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高考成績優異,近年更有300余名學生被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MIT、加州大學伯克利學院、東京大學、羅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名校錄取。
厚德載物育桃李,盛世建業譜華章.新的時期,青島二中將以探索的精神和創新的勇氣,與時俱進,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積極打造教育國際知名品牌,為民族振興和人類文明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榮譽
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德育先進校、全國綠色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示范學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青島第二中學1925年,青島市公立女子小學校(現青島江蘇路小學的前身)中設立女子中學班,為青島二中的前身。第一批錄取的學生共有25人,校長是連索蘭卿女士。
1926年秋,又增加一個女子中學班,學生增至45人。
1927年8月,由于班次的增加,小學內已容納不下,女子中學班遷出,設公立女子中學校,校名為"膠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學"。暫租用觀海二路民房(現觀海二路25號)為校址,校長由國文教員李岫華女士擔任。
遷出后又因招收新生所租用校舍又容納不下,于是又于1928年(民國十七年)7月間遷出,由膠澳商埠政府撥湖南路14號房產一處(現湖南路31號)為校舍。共有學生三個班,計37人,職員5人,教員7人,常年經費一萬元。
1929年秋(民國十八年)因青島市政府成立,校名改稱為“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初級中學”。第一屆初中畢業生共計9人。
因為要增設高級班于1930年秋(民國十九年)遷至萊陽路26號(即太平路2號,現在青島育才中學校址),該校址原為私立青島中學舊址,系劉子善先生捐贈。內有教學樓一幢。遷校后增設高級班,改校名為市立女子中學,學生達290人,各項設施亦有所增加。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因學生逐年增加,規模日益擴大,又新建教學大樓一幢、大禮堂一座、教職工宿舍30余間。1933年教職員共26人,學生高中69人,初中176人,畢業生初中33人、高中11人。
1937年“七七”事變以后,抗日戰爭開始,青島市各級學校全部停頓。1938年1月10日(民國二十七年)日寇登陸,青島淪陷。1938年1月17日日寇協同漢奸成立了偽青島治安維持會,19日在維持會內成立了教育籌備處。這時市立女中在萊陽路的校舍已為日軍占用,就暫用朝城路小學校舍暫為女中校址,任命連索蘭卿為校長,并改校名為“青島治安委員會會立女子中學校”。于8月9日、30日兩天舉行學生入學儀式,兩次招生共收183人,于9月16日開學。1939年1月10日(民國二十八年)偽青島特別市公署成立,自10日起對以前維持會會立的各級學校一律改為市立,會立女子中學由此改名為“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中學校”。
青島第二中學1944年8月2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后,日偽當局為了統一學校組織以便于管理起見。把由教會辦的圣功女中、文德女中收歸市辦。改名為第二女子中學(圣功)、第三女子中學(文德)。該校由原市立女子中學又改名為“青島市立第一女子中學”,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國民黨政府接收了青島。國民黨政府在青島恢復了戰前設立的教育局,并對日偽時期的學校進行接收。接收后將市立女子第一中學的校名恢復為抗日前的市立女子中學。校址仍在朝城路。國民黨接收前高初中共有13個班,學生共有621人。接收后增加到23個班,學生1427人,因教室不敷分配改為二部制上課。1946年秋,被美軍占用的萊陽路校舍幾經交涉騰出,于1946年11月遷回。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6月3日軍管會接管小組接管學校。接管小組由王恒珍、王玉珍、林靜三人組成。1949年由市人民政府市長馬保三任命遲欣圃為校長,羅芒為副校長,王玉珍為教導主任,王景嫻為教導副主任,杜祝三為總務副主任。女中接管后與校址在大學路的嶗山中學合并,從此初中部開始有男生,校名改為青島市立第二中學。
1949年9月26日開學后,學校為三三制,高中9個班,初中21個班,此時高中全部為女生,初中男女生都有。學校學生為1525人,女生1250人,男生275人,教職員共有94人。
解放后的青島二中把在大學路原嶗山中學校址設為分院,部分初中班和男生宿舍安排這里。從此二中校舍擴大,擁有學院、分院兩處校園。另外在常州路有教職工宿舍五棟。
1953年,毛主席提出要辦好一批重點學校的指示發表后,青島二中被定為山東省重點中學。
1960年,市政府把大學路二中分院改建成為人民會堂,便將太平路4號自來水公司倉庫劃歸二中分院。
1974年,將分院內部分建筑拆除改建成教學大樓共有教室36間。
青島第二中學1979年,拆除了校學院內院原有的小平房建起了三層實驗樓,設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供學生實驗課用,另有語音室、放映室等。
1980年,青島二中又重新被定為山東省重點中學,1981年被定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1997年,位于嶗山區松嶺路70號的新校區開始動工,被列為青島市委市政府當年要辦的十件大事之一。
1999年,嶗山區新校區竣工,占地264畝。青島二中高中部遷往新校區,改為寄宿制。初中部留在太平路原址,改名為青島育才中學。此后青島二中僅有高中。
有教職工240余人,目前學校有省特級教師 11 人,市特級教師 1 人,省優秀教師 9 人,省學科帶頭人 1 人,省教學能手 10 人,市優秀教師 6 人,市學科帶頭人 8 人,市教學能手 18 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23 人。
現任校長:孫先亮
山東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2002年1月任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校長,2010年起兼任分校校長。
孫先亮名譽校長助理:李海沛
副校長:項俊 褚貝貝
公會主席:楊慶忠
教務處主任:李曉倫
學生處主任:法少鵬
總務處主任:孫偉建
團委書記:李作從 副書記:王亮
校黨委
書記:李作從(兼)
委員:李作從(黨委書記)、孫先亮(宣傳委員)、項俊(青年委員)、褚貝貝(組織委員)、
楊慶忠(紀檢委員)
王濤,1952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林業科學院ABT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名譽所長。
修瑞娟,1953屆校友,世界微循環聯合會常委、亞洲微循環聯盟主席,中國微循環學會理事長。
孫明漳,1954屆校友,原北方交通大學教授,著名土質加固專家。
青島第二中學王肇基,1955屆校友,青島大學黨委副書記。
田麥久,1957屆校友,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
宋笑亭,1957屆校友,電磁波物理專家、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張衡,1960屆校友,山東醫科大學副校長。
王新春,1962屆校友,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林久祥,1963屆校友,北京大學副校長、教授兼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孫輝先,1965屆校友,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空間飛行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報副主編。
許振超,1967屆校友,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固機經理,全國勞動模范。
于學廉,1967屆校友,中華慈善總會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王永昌,1967屆校友,青島市煙草專賣局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
張鐳,1993屆校友,第34屆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開山東省金牌之先河.北京大學應用數學系,中科院碩士,美國博士,德國博士后,現居英國
孫曉明,1997屆校友,第38屆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翟天臨,著名演員。
校風:勤奮、嚴謹、團結、樸實
校訓:敬教、樂學、育人、報國
育人目標:造就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
青島第二中學民樂團 管樂團 室內樂團 合唱團 吉他社 K歌社 羽毛球社 哲學社 英語社 日語社 韓語社 網球社 模經社 單車社 輪滑社 棋社 街舞社 文學社 動漫社 幕帷影社 手語社....等等100多個,學校有城市化發展委員會,學生會等,現在名氣最大的是模擬聯合國,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曾發過賀信。
報名在開學一兩周的一個下午 有招新大會 并在禮堂有演出
⒉沒有要求 開學后可以自由報名 可能會有開始的測試
⒊ 早晨6:30響起床鈴 周一 上午 7:20升旗儀式 8:00班會 第一節課8:50~9:30 第二節9:40~10:20 第三節10:30~11:10 第四節11:20~12:00
周二至周五 上午 7:10~7:30早自習 第一節7:40~8:20 第二節8:30~9:10 第三節9:20~10:00 課間操10:00~10:30 第四節10:30~11:10 第五節11:20~12:00
周一至周四 下午 12:40午休 13:20午休結束 第一節課13:45~14:25 眼操14:25~14:30 第二節14:40~15:20 第三節 15:30~16:10
周五 下午 第一節課13:00~13:40 眼操13:40~13;45 第二節 13:55~14:35 第三節 14:45~15:25
周一至周四 晚上 6:00晚自習討論時間(剛改的) 第一節晚自習正式開始6:30~7:30 第二節7:45~8:45 第三節9:00~10:00 之后回宿舍 晚上10:30熄燈
課間一律十分鐘 加眼操的和晚自習的課間十五分鐘
周一至周四下午都能洗澡 六元一次
2005年,距離公立女子兩級小學成立已有80個春秋,站在學校八十年歷史的時間坐標線上回首凝望,學校十易校名,六遷校址,無論是在匯泉灣畔,還是在嶗山腳下,二中人萃取了山海的精華,形成了深厚的底蘊;傳承了山海的文化,演繹了華美的篇章;匯聚了山海的氣勢,產生了不竭的動力。伴隨著二中八十年華誕的鐘聲的漸漸臨近,每個二中人都在追問:經歷風雨,洗盡鉛華。二中的精神是什么?二中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特色是什么?
青島第二中學在學校八十年的發展歷史中,二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校師生以“敬教、樂學、育人、報國”為校訓,形成了“勤奮、嚴謹、團結、樸實”的校風,不斷取得新的辦學成績,不斷豐富著二中的文化底蘊。進入新世紀,二中人又響亮的提出了“深化素質教育、優化教育資源、凸顯辦學特色、創建國際名校”的辦學目標和“造就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育人目標,逐步形成了“開放·自主”的辦學特色。學校始終堅持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大力推進“成功園丁模式”、“創新教育模式”、“學生自主發展模式”和“開放辦學模式”。這使得新時期的青島二中,更加理性明智的思索自身的辦學追求。
“以人為本”首先是以學生發展為本,青島二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的原則,給學生以主動選擇的權利,以多樣化的教育廣闊的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素質基礎,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鍛造、自創社團、自主學習和研究,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搭建了廣闊的舞臺。青島二中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全力打造了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礎的新型教育模式。學校在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和加強研究性學習的同時,大力開展環境教育、藝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教育等多領域全方位的立體教育模式,并根據二中學生素質全面,特長突出的特點,通過奧林匹克競賽輔導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形式加強對特長學生培養。
選擇一所學校,就是選擇一種教育,就是選擇一種人生。選擇二中,就是選擇了“富于創新、終身發展”的人生。青島二中這種獨具特色的創新教育模式和學生自主發展模式,既保證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使得學生充分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做一名二中人的責任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與此同時,在以教師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青島二中為不同層次和不同年齡段的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為老師營造自由、寬松和個性化的發展環境。青島二中于2002年成立了“人才資源開發辦公室”系統性開展師資隊伍開發和培訓工作。“沃土工程”、“未來教育家學校”、“名牌教師”、“專家論壇”、“教師論壇”………,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近年來學校實施“改造課堂行動方案”,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改進課堂教學。通過“聚焦課堂”、“亮出你的精彩”等活動掀起了教學研究的良好氛圍。學校名牌教師的教學開放周活動、競賽首席教練員的公開課活動、教研組公開教研活動等,使教學工作“低起點、高觀點、高目標”的指導方針落到實處。憑著科學的管理模式和競爭體制,鍛造出了一支具有高素質、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的教師隊伍。
師生的和諧發展正逐漸成為二中“開放、自主”的辦學特色中一道生動的風景。一所學校當它將優雅的育人環境,優異的育人成績,科學的育人模式內化成一種氣質時,將會格外生動,并在潛移默化中感染、成就學生,推動學校發展。
青島第二中學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山東省重點學校,青島二中一直以增強示范作用,擴大輻射范圍;構建開放辦學模式,大力推進教育國際化作為學校的辦學追求。以青島二中為主體,開始了多種辦學形式的積極探索,先后與與英國北方大學聯合會合作引進IFY課程開設留英/澳預科班,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聯合開設IAP國際課程班,開設青島二中網校,使學校的辦學內涵不斷豐富。在此基礎上學校與英國著名的貝德福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同時與美國、法國、德國、韓國國家和港澳臺等地區的多所學校保持友好關系,多次組團出國考察學習并接待許多國家的友好交流團。2005年4月青島二中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七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五中學、甘肅省廣河縣第一回民中學三所中學簽訂了“西部學校教育顧問意向書”,力爭為西部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做出積極的貢獻。
八十年的歷程,一部值得自豪的歷史;八十年的精神,一個取之不竭的動力源泉;八十年的慶典,一個催人奮進的號角。全體二中人在實踐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堅定地遵循教育發展基本規律,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使學校向著國內一流、世界知名學校的目標大步邁進。
青島二中以“領先一步,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為指導,逐步形成了“開放·自主”的辦學特色。學校始終遵循教育規律,大力推進“成功園丁模式”、“創新教育模式”、“學生自主發展模式”和“開放辦學模式”。形成了“深化素質教育、優化教育資源、凸顯辦學特色、創建國際名校”的辦學目標和“造就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育人目標。
2013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611分 普高線530分
2012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617分 普高線535分
2011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602.5分 普高線500分
2010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591.5分 普高線480分
2009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589分 普高線500分
2008年青島二中錄取分數線(青島中考)592分 普高線504分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70號
乘車路線:乘坐313路、321路、375路、382路、606、629路公交車青島二中站下車即可到達學校。
2013年度學生研究性學習展示大賽青島二中2013年度學生研究性學習展示大賽圓滿落幕
青島二中2013年度學生研究性學習大賽于10月18日至10月31日舉行。此次大賽以“創新、開放”為主題,全校55個課題按照學生的研究類別分成三個主題在實驗樓布展。其中創意無限組6個項目,主要展示學生創意設計和發明專利。科學探索類21個項目,主要展示學生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相關實驗研究。人文關懷類24個項目,主要展示學生在人文領域的相關調查研究。學生自主利用海報、實物、模型等布置展位向專家、家長、老師和學生進行展評。
最終,《花生油中黃曲霉毒素檢測方法和去除技術的研究及青島地區花生油中黃曲霉毒素污染情況的調查》《關于青島二中PM2.5的技術觀測與實驗研究》《關于青島市旅游景點基礎設施狀況的調查與改進》《關于青島方言的現狀及發展的研究》《新型牙具的設計》5個課題活動一等獎。
食堂真是沒法比,又貴種類又少又難吃。。。,但是發揮小強精神,還是能找到能吃的東西的。,早餐還好,有蒸地瓜、南瓜、紫薯,炸糖糕、春卷、紫米餅,算是相對好吃的。,中餐和晚餐的話,有桂林米粉、麻辣燙,小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