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占地78畝,建筑面積三萬余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2個,其中高中班普通班30個,高中藝術班12個(初中部自2003年起不再招生)。
青島一中,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批確定的省屬重點中學,1978年被定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現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青島市文明單位,省級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島市藝術示范學校。青島一中,在島城中等學校中,其教育教學硬軟件建設已率先全面實現現代化。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綜合大樓坐落在美麗靜謐的校園中:學校現有微機室4個,多媒體教室52個,語音室2個;校學生電視臺及校園因特網均已開通使用;每個教室均有多媒體教學的整套設施和滑動式觸摸感應投影黑板;因受地理位置和學校面積的制約,在學校東南方向利群購物中心三層樓頂建起了一座多功能體育場,內有一條300米環形跑道、一個足球場和一個排球場,旗桿位于操場北側,觀眾席和主席臺南側正中央是主席臺,觀眾席位于其兩側。不僅如此,在體育場旁邊還擴建了四個籃球場地和一個羽毛球場地。不但方便了學生上體育課,還成為青島一道亮麗的風景,體育館的建設也為一中創造了更適合學生運動的良好條件。
80多年來,在數萬一中畢業生中,人才濟濟,群星璀璨。其中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中科院院士、前南京大學校長曲欽岳以及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等一大批杰出人士。這已充分證明:青島一中,優秀建設人才的搖籃!
青島一中始建于1924年,是青島市最早的公立中學、山東省首批被確認的省重點中學、山東省規范化學校。近年來,先后獲得“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示范校”、“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學校、“青島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學校”等近百項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位于青島市西南角的高地上,東臨前海棧橋,西臨團島灣,校園環境優雅,綠草如茵。學校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現有高中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近2000人,專職教師175人,其中35歲以下教師6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市特級教師5人、局級以上拔尖人才3人、市學科帶頭人5人、省市優秀教師5人,省市教學能手28人,市青年教師專業人才68人,青島市學科中心組成員16人。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先進: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圖書館等一應俱全;擁有獨具特色的空中體育場、籃球場、排球場;集訓練、比賽、集會和演出于一體的體育館已投入使用,它內設的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臺球館、體操館和健身室等為師生提供了強身健體的場所;有容納1100余人住宿的星級學生公寓及可供千人就餐的大型餐廳;還擁有天文臺、學生電視臺、多媒體報告廳、自動錄播教室、配備一流多媒體設備的教室等。
學校以“為生存與發展奠基”為校訓,以“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為辦學理念。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了“六化目標”:即多樣化的課程體系;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人文化的教育環境;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專業化的干部隊伍;標準化的辦學設施。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科研興校,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帶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認可,并且近幾年一直保持著持續上升的良好態勢。
校訓:為生存與發展奠基
校風:教師學高身正,學生品學兼優
教風:愛生、嚴謹、求實、創新
學風:勤奮、進取、扎實、高效
辦學方略:以人為本,凝心聚力,剛性管理,科研興校
辦學思想:一個中心,兩個注重,三個教學觀點。
1.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
2.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學生特長培養。
3. 堅持"教是為了不用教"的教學目的觀;"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的教學功能觀;"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學不會的學生"的學生觀。
截止到2013年5月,該校擁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65人,其中有一大批為全國、省、市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及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青島一中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高考升學率一直居全市前列。考入北京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名牌大學的學生逐年遞增。我們深信,青島一中憑借老校、名校“以人為本”的人文底蘊和與時俱進的高考效益,必將率先跨入全國千所示范高中行列。
為進一步推進教育科研事業健康發展,調動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市教育局決定對50所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100名先進個人和60項優秀教育科研成果進行表彰。我校榮獲青島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邢桂范副校長榮獲青島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由婁炳毅校長主持,諸貝貝、邢桂范、曾艷、李芳、崔洪生老師參與的《普通高中學校持續發展保障體系建設及其實施的研究》榮獲青島市教育科學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9年12月,青島一中積極準備和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評估驗收工作,青島一中被省教育廳評為“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校”。這是多我校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取得重大成果的極大肯定和鼓勵。學校高度重視藝術教育工作,把開展藝術教育工作、彰顯藝術教育特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堅持“樹人為本,質量為根,特色為翼”的發展思路,本著“利用老校名校的傳統,創特色、爭一流”的工作目標,學校把藝術教育列入特色教育和實施“名校工程”的重要內容。并且學校加大投入,完善藝術教育硬件設施(藝術樓、多功能體育館等);架設平臺,創設藝術教育文化氛圍(學校搭臺,學生唱戲));和諧發展,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學校每年都定期舉行由學生主辦的校園藝術節和各類文化藝術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藝術之花在校園全面綻放,學校藝術教育每年都上一個新臺階。學校光榮的被評為“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校”,這必將為一中今后的藝術教育、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2009年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總結表彰大會上,我校由于在青島市帆船進校園活動中做出了積極工作和努力,學校被評為2009年“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先進單位”,諸貝貝副校長被評為“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先進校長”,郭霖老師被評為“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先進工作者”,孫勝老師“青島市帆船運動進校園活動先進教師”。
2009年11月,山東省教育廳通報表彰了在我省藝術教育事業發展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其中,我校被評為山東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我校獲此殊榮,是上級領導部門對我校藝術教育成績的充分肯定,更是我們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的動力。我校將再接再厲,傾力打造藝體教育精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青島一中的藝術教育之花越開越艷。
青島市中小學校本培訓示范校榮譽稱號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組織實施全市中小學校本培訓獎勵的通知》(青教辦字[2009]175號)要求,經市教育局綜合評定,我校被授予 “青島市中小學校本培訓示范學校”稱號,并獲得校本培訓專項獎勵資金。
學校將珍惜榮譽,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大校本培訓的工作力度,不斷增強校本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繼續發揮校本培訓工作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實培訓內容,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我校工會獲山東省教育工會先進集體稱號
多年來,我校工會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教育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各項職能,在團結和動員廣大教職工投身教育改革和發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提高教職工隊伍素質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日前,我校工會喜獲山東省教育工會先進集體稱號,青島市教育局授予工會劉麗主席“青島市優秀教育工會工作者”榮譽稱號。
我校工會將發揚成績,再接再厲,為我校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青島一中在市招考委、市教育局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要求,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和“嚴格管理、規范操作、優化服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以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各項工作,日前,被評選為2008年青島市招生考試優秀考點。
學校將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強考試管理,加強對監考教師隊伍的教育和培訓,加強考試安全保密措施,發揚扎實工作、嚴格管理、熱情服務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銳意進取,爭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績。
在最新的lol戰力排行中力壓渤海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僅居于上海交大之下,壯哉!!!
乘坐202路公交車青島一中站下車馬路對面即是青島一中。同時,還可乘坐25、316、321路公交車西康路下車,經西康路、西康支路、南陽路、汶水路、貴州路步行至單縣路可到達學校。乘坐217、305、325路十二中下車經朝城路步行至單縣路即可到達學校。乘坐2路汽車、220、223、301、304、312(區間)、320、隧道1路、隧道2路、隧道3路、隧道5路、隧道6路、隧道7路西鎮站下車經汶上路步行至單縣路即可到達學校。